【大影易·讯】为什么说,排片是影院的第一生产力?
时间:2015-10-31 16:10:41 来源:

排片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各大影院根据自身盈利目的,安排电影放映的时间和场次。所以,对于影院来说,排片其实就是一种电影的生产力。
如果这样定义排片,我觉得它作为一种影院的经营手段,从而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则可以看作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则对生产力起到反作用。
就像影院的排片总是会对一部电影的盈利、影片口碑,以及观众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样,观众对于影院排片的看法和意见也会反作用于影院的排片结果。
根据一项对学生、白领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得知:许多人承认,宣传推广、朋友口碑、票价高低和时间安排依次是影响他们是否进入影院的几大主要因素。
在这组对电影渠道因素的调查里我们发现,由于工作或学习的缘故,作为观影主力的学生和白领都比较重视“时间安排”这一因素,对“时间安排”的关注度也仅次于“朋友口碑”,而达到了相当重要的程度。也就是说,影院的排片足可以成为他们选不选择进影院看电影的原因之一。
至此,便可以说明影院排片对于观众是否进影院消费的意义很大,而排片对于观众具体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首先,我认为影院排片对观众的第一个意义是影院对观众的一种推荐,以此可以引导观众消费,挖掘潜在市场,同时通过排片量的增减来把握市场,平衡供求关系。
其次,因为影院排片一般都会侧重于巨额投资,强势宣传,有足够关注度的重点影片。所以,从某一方面讲,排片越多的影片他的市场越大,而对于刚走进影院的观众来说,选择一个排片量大的影片应该是一个不会太错的选择。
例如:1、电影《小时代》,据全国二十大城市电影排片统计,该片首日排片率达45.01%,创国内电影市场纪录。北京、天津数家影院甚至全天仅排映《小时代》一部影片,排片率达100%,形成罕见的“垄断”之势。
虽然这样极端的排片量并不理智,但是因为该片的的确极具话题性,有足够的关注度,所以影院没有因为这样的极端行为引起观众太多反感,依旧赚的盆满钵满。证明市场在引导影院排片的同时,影院的排片也的确让一些没有目的性的观众选择了热门电影《小时代》。
2.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映当天,全国各大院线排片量超过总排片量的20%,与同期上映的好莱坞进口动作大片《虎胆龙威5》等的排片比例相差无几。至当天下午4时许,虽然还没有具体票房数字出炉,但排片量持续增长。
记者采访一些院线的相关负责人时获知,《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映第一天势头强劲,很多观众购票会直接点名要看该片,黄金时段的场次更是场场爆满,这与影片提前试映打下的超好口碑基础有极大的关系,不少观众在议论时都会提到这部电影“听说特别好看”。
部分院线经理告诉记者,在这一档期一部国产电影上映当天拿到这样的排片量实属不错,从目前的上座率和观众热度来看,院线对《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前景非常看好,特别是在马上到来的周末,该片很可能会借这个假期迎来一次票房爆发,因为大部分观众表示,一定会推荐身边的朋友、同事都来看《北京遇上西雅图》。也因此很多院线都计划在周末为《北京遇上西雅图》加大排片力度。
这部影片其实并非巨额投资、强势宣传,之前也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度,但是因为口碑极佳,激发了众多观众的观影热情,而影院则把握时机,提前扩大了排片量,引导消费的同时让市场平衡起来,不至于遇到供不应求的局面。就这部电影来说,是他的口碑促使了影院的排片增多,但因为两者相互影响,所以也可以说因为影院排片的增多而更加刺激了潜在市场。
再次,影院的错误排片也会导致观众的流失。
例如:电影《花漾》。影片上映后,很多观众都在微博上反应购票难、无场次。有些看后观众称:“放映都不是很好的时间段,如果场次好的话估计影片上座率应该会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片云集两岸三地当红明星,言承旭、陈意涵、陈妍希、郑元畅等明星粉丝都集体支持偶像电影,截止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众多粉丝包场或组团去影院支持《花漾》,充分显示了《花漾》各大主演超强号召力。
不过凭借各大主演的影响力根本无法解决观众的观影问题,有很多场次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这两个人流量最少的时间段。有买不到票的观众表示,“希望影院能公平合理的安排场次,增加排片,不要出现让我们看不到想看电影的情况发生。”
其实,对于影院的排片,其实最终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影院本身,因为影院排片既可以吸引消费者,同时也可以让他流失消费者,所以最终的盈亏一定是在影院身上。而对于观众的意义与影响则只是一种力的反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
但是,既然影院的目标群体是观众,就要尽可能地了解观众需求,进行合理的排片自然也是影院生存的关键。
大影易电影院加盟使全民看大屏幕电影更容易。
留言索取影院加盟资料
您可以根据以下意向问题填写留言内容
1、我想了解电影院加盟和建设费用是多少?
2、我想了解电影院影片片源如何提供?
3、我想了解电影院场地和设计的问题?
4、我想了解电影院如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