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一说到影院靠什么赚钱,那么无非是票房捆绑卖品(爆米花、水、衍生品)。然而,随着影院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票房在影院收益中的占比下降至70%左右,为了增加盈利空间,影院经营者们正开始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场地资源。
主营收入:票房收入占比达70%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主要采用分账制进行片商和影院之间关于票房的利益分配。其中,影院往往在票房分账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尤其是占据重要商圈的现代化多厅影院更是如此。一般而言,影院及院线业务环节能够获得票房收入的50%以上,专业化的发行公司能够进一步获得一定比例的代理发行收入。
相关人员表示,由于影片的具体排片工作是影院决定的,且影院产生的票房收入是电影产业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经谈判协商后,往往影院获取的票房比例较高,这也就构成影院的主要收入,电影票房的收入可占到影院所有收入的70%左右。
据了解,70%的收入占比并不是院线里最高的,像个别位于商业圈等优质地段的影院,其票房收入能达到80%以上。
食品:最暴利的营收来源
去年3月,有网站曾发布消息表示,卖爆米花等相关食品的相关收入高达3.9亿元,居全国院线榜首,占去年总收入的9.5%。尽管餐饮食品类的收入相较于票房可以算是不值一提,但若是与票房以外的收入来源相比,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如去年院线的广告收入只有近1.6亿元,不到爆米花收入的1/2。
当然,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餐饮食品成本低、利润高。据公开资料显示,即使使用进口的爆米花原料,每大桶爆米花的成本也不足10元,而影院出售的爆米花多为20元左右,至少有100%的利润率,而像矿泉水之类的商品,超市的零售价在2元/瓶左右,但电影院的零售价则在5元/瓶左右。与票房相比,餐饮食品不仅利润率高,而且不用参与分成,逐渐被影院视为一项重要的经营内容。
贴片广告:盈利上限存天花板
由于影院的观影人群主要为20-35岁人群,所以部分广告商为使广告能接触到特定的目标群,会选择将广告投放到影院中,使广告成为影院的另一个收入来源。
目前影院广告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贴片广告,即电影正片前搭载的商业广告,另一部分则为阵地广告,即影院内部的灯箱广告、墙贴广告等。
但我们获悉,虽然现在一些影院依靠在影片播放前插播广告谋得利润,但是院线的广告收入是有天花板的。播放太多的广告不仅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同时还会影响影院的经营时间,导致每日的排片场次减少,损失大量的电影票房。鉴于影片放映前的广告时间无法延长,所以电影放映前的广告播放对院线的收入贡献力度并不是太大。
除此以外,影院是否有广告收入与其本身获得的票房收入也有关系。如果一家影院的票房情况不好,上座率低,那么它也不会获得广告,更不用说通过广告来提升自己的经营情况。
衍生品:未成规模有待开发
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电影衍生品销售还没有形成市场规模。所以,这部分的收入对于影院来说也是极其细微的,哪怕是位居市场份额之首的万达院线,其电影衍生品的销售收入也只占总收入的2%左右。
据报道,我国的电影产业和国外存在较大差别的一点就在电影衍生品方面。国外的电影产业,尤其是好莱坞,其电影本身的盈利或许并不多,但是通过电影衍生品的制作和销售,反而能为片商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还延长了电影作品的生命周期,这是我国电影产业现阶段还比较欠缺的地方。
电影衍生品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制作的预期高。花费上亿元的大制作,票房预期也都是几亿元,观影人次以千万计,衍生品收益怎么也得几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合作方还会凭借这态势收取巨额授权金,至少要有数百万元级别的衍生品保底。
二是看不上衍生品市场。当前国内衍生品市场量级很小,自己掏钱做些衍生品当促销品来推动票房即可。
三是在衍生品宣传上惜力,让合作方自己折腾。大制作已是宣传力和号召力了,合作方做好衍生品就不愁市场,而且影视作品宣发带着衍生品有着各种“不方便”,诸如拉低作品格调等的顾虑。
四是信任问题。如果按销售提成来收取授权金,合作方销售数据的透明度低,较难控制,如果落得被合作方借势又没获得多少实际收益,不如不授权。
那么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呢?
一是要有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市场预期。比如一部电影预期10亿元票房,按平均票价40元/张计算,会有2500万观影人次,衍生品宣传有效到达率约为30%,销售周期3个月,衍生品访问转化率做到10%,购买转化率做到10%,最后实际购买人数7.5万人(平均每天约销售830单),平均客单价50元,销售收入375万元。如果毛利做到50%,也才187.5万元。这个预期还是相对乐观的,要达到这个目标,衍生品要优质,双方也要合力把宣传做到位。
二是要有合作而非买卖思维,加强合力做大衍生品市场的意愿。衍生品开发方要尊重作品方在内容创作和宣发上的付出,作品方也要理解衍生品开发方在产品开发和销售上的复杂和风险,在理性的市场分析基础上,双方商讨一个合理的收益回报和分配模式。建议采取“基础授权费+销售提成”的模式合作,在此基础上签订一条建立在票房或收视率对赌上的保底收益条款,如票房达3亿元或收视率达到1.2%是一个保底收益额,达8亿元或1.7%又是另外一个更高的保底收益额。这样双方合作可以更公平合理,也共同承担不确定性因素。
三是先与销售数据透明的电商渠道合作。涉及销售提成,作品方必然要了解真实的销售数据。初次合作,信任基础较弱,可选择电商渠道销售,方便作品方看到详实的销售数据并及时结算,合作就会顺利些。建立了信任基础,后续再线上线下混合销售。
目前市场上多家电影院较少发现有电影衍生品的销售柜台,更多的依旧是餐饮食品和会员卡的销售,同时大部分观众也表示很少在电影院里看见有售卖电影衍生品的情况,对于衍生品自己愿意去某宝看看或是购买。
虽然目前发展较难,正因为难,意味着发展的空间潜力巨大!
场地租金:灵活调用闲置资源
一般情况下,影院的规模都不会很小,不仅大厅面积很大,放映厅也较多,在平时电影排片不多的情况下,势必会有一些空间处于闲置状态。为了让这些闲置空间发挥价值,影院会选择举办一些活动,或是和一些商家合作,把场地出租出去收取一定费用。
随着如今影院发展商圈周围竞争力越来越大,这也会为影院带来一定的商机。
一是可以丰富电影院的内部结构,使得空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比如影院可以让附近商圈的知名商店到院内搞活动,推动客源。另外还有一些影院选择与银行合作,允许其在影院大厅里办理信用卡等业务,或是与公司合作,举办庆功会等活动。
二是可以在影院内放置周边商圈的广告,如餐饮行业、娱乐行业等的优惠信息或新开张信息。
三是利用影院的专业设备(音响以及数字放映设备)与相关的教育行业或者政府机构等,定期开展讲座或者宣讲会,这既可以提高影院利用率,又可以保持影院的人流量,提高知名度。
据透露,之前曾经尝试过在影院里举办明星见面会,场面异常火爆,以后影院依然会继续尝试此类活动,因为这样不仅能为影院带来额外收入,更重要的是,它能带来很多其他受众群,如球迷、歌迷等,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影院。
“影院如果只经营影片放映业务,其成本会比较高,也易造成资源浪费。但如果选择和其他公司或商家进行合作,形成一个综合商业体,则可以让成本降低,便于影院的持续经营。”中国科学院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之益表示。
结语
随着影院行业的不断成熟,再加上各行各业(VR影院,私人影院等)的逐步崛起,要想自己的影院帝国不被没落,不断开拓新的创收方式是当务之急。走人民喜闻乐见的路,听观众中肯有用的建议,这会让你的影院收益不再势单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