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快步国际化 精品战略是长远之计
时间:2015-09-06 15:16:10 来源:
近日,法国南部的小城戛纳再次成为电影界关注的焦点。只是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戛纳电影节期间,中国元素的融入越来越受到各国电影人的青睐,影片《山河故人》和《刺客聂隐娘》双双入围主竞赛单元。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节期间,一系列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的研讨活动以“中国峰会”的形式出现。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席皮埃尔·莱斯屈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盛赞中国电影。
他公开表示,中国电影正走在创作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道路上,看好戛纳电影节与中国的合作。
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全球范围来说,电影产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多年来由于政策的限制和保护,国产电影虽然屡屡在海外获奖,可在电影产业的层面上,全球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包括很早之前的《卧虎藏龙》和去年在柏林电影节摘得桂冠的《白日焰火》,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可是承载这些中国电影的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之路还有多远?
电影产业的觉醒
“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是非常好的,很多数据都显示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很多电影票房的收入出乎人们的预料,人们的电影消费意识正在被唤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贸与会展学院副院长王海文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编撰的《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的数据也反映出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觉醒。
其中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为618部,全年上映中外新片329部,总票房为296.39亿元,其中国产新片259部,占总票房的54.51%。2014年,我国银幕数量达到近23592万块,相比2013年的1.82万块增长了29.67%。全年城市影院票房观影人次达到8.3亿,同比增长34.52%。全年全国放映总场次为3875.58万场,同比增长37.81%。核心观众群在2014年约占整个观影用户的22%(2875万人),并贡献了46%的票房。
数据还显示,2014年,我国银幕数量达到近23592万块,继续保持银幕总数全球第二的优势。新增银幕以县级城市为主,新增银幕5397块,同比增长29.66%,平均每天新增银幕14.79块。各地加快了县级城市数字影院的建设步伐,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成为影院建设的主要区域。
记者了解到,中国目前仅次于美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占全球票房的比重为13%。2005年到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平均每年为30%以上,2014年票房实现近300亿元,比2013年增长36%;截至今年4月,每天新增27.8块电影放映银幕。
但是即便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中国的电影产业依然有巨大的潜力亟待开发。以法国为例,法国平均每人每年观看3部电影,而中国的这一数字仅为0.6。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大,高票房国产影片的数量越来越多,国产影片的单片票房纪录不断被刷新。
易观智库和1905电影网日前合作推出的《中国电影观众观影行为调研报告2014-2015》显示,中国观众的观影频率中,每年观看5至15部电影的观影人群占比最高,即观众月均看一部电影趋向常态化,这也与产业化改革初期人均观影次数趋近于零的情况截然不同。
“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电影,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更多观众形成看电影的习惯,对于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好的信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影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种种迹象都显示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壮大,这也反映出中国电影产业,电影人,从未停止向国家化迈进的脚步。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电影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仍处在起步阶段。
电影产业的觉醒,已经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产业规模的扩大也让国际化的脚步变得更加坚实。“对于国产电影而言,国内的票房过好也有不利的一面,国内的票房满足了投资商的预期回报,将会削弱电影国际化的动力,毕竟国际化就意味着面临风险。”王海文告诉记者。
国际化“从未止步”
在电影产业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从未止步。此前,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项目曝光一事,就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影《长城》由乐视影业、中影集团携手好莱坞“六大”之一的环球影业,以及传奇影业共同投资制作,这一电影从一开始就计划面向全球市场,票房目标就是针对全球市场,1.5亿美元的总投资额远超过目前国内已经上马的所有电影项目。
乐视影业CEO张昭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公开表示,好莱坞不仅是美国电影的中心,也是世界电影的中心,中国电影产业要想真正走进全球化时代,只能对标好莱坞,要勇于与好莱坞电影企业合作,也要敢于与他们竞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美国商务部部长普利兹克时曾指出,如果有中国企业害怕和美国企业合作、不敢竞争,这种企业是懦夫!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已经不只一次做出类似的表态,不管是从政府端释放的信号,还是企业自身的需求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然成为大势。
例如,中法两国签订电影合拍协议之后,《狼图腾》等作品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口碑和票房均成绩不俗,与中国合拍电影自然成为今年各国电影人讨论的焦点之一。负责《狼图腾》发行工作的格扎维埃·卡斯塔诺曾指出,无论是将中国电影搬上法国荧幕,还是法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合拍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可以达到令两国观众都感兴趣的效果。
在推广本土电影走出去方面,电影产业也未曾停歇。
记者了解到,这一届戛纳电影节,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更为今年的国际电影市场带来了50部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我们国家其实一直在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发展,包括举办北京电影节等活动,让别人了解我们,也便于我们走出去。”王海文告诉记者。中国电影无论是追求艺术、启用国际化宣传方式还是直接体现其文化产品属性,其迈向国际影坛的脚步从未停歇过,虽然中国电影无论在艺术成就还是电影票房领域都在国际上有所收获,但中国电影作为一个整体产业,“走出去”仍处在初级阶段。“其实即便走出去也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海外合作开始日趋增多,已经有不少电影项目开始了海外合作的尝试。”北京光彩影业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轶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海外合作增多,但这种合作产生的电影产品基本上都是面向国内市场,即使有走出海外的动作,取得的效益也不明显。
对于制约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的因素,韩轶给出了他的看法。韩轶认为,制约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的因素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供体角度,电影本身的题材是否吸引人,内容是否制作精良等因素。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对方市场的需求,观众的偏好和档期、渠道等因素。韩轶指出,“走出去”不是电影本身的“走出去”,电影包含很多硬件软件设备等各个方面要素的合作,例如影视人才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合作,技术的合作,合作的途径非常多。作为产业来说,国际化涉及到很多方面。
他建议:“用一种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电影产业国际化当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重点突破,全方位推进。”
国际化的前提是精品化
在中国实力和影响力整体提升及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实行倾斜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电影市场体量大、增速猛、潜力大,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电影人无法错过的重要机遇。
但是,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必定会面临挑战,其实很多电影人都意识到,中国电影产业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之中,“下一步怎么走”将影响着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
对此,韩轶表示,中国电影难以走向世界或者说不被他国院线看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部分电影粗制滥造,拍完了事。很多电影剧情老套,缺乏原创性,机械化的照搬照抄一些经典,过分注重特效、布景以及演员阵容,而忽略了影片的核心故事。很多人认为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前提首先要有精品化战略。
而王海文也对此看法表示认同。他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真正实现发展壮大、走向国际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题材的选取。打造精品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包含了文化思想的传播功能,而不单单是一种商业价值。这个功能一旦缺失的话,即便暂时的票房收入会增加,但是长远来看,对于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王海文补充道。
他认为,作为电影创作者,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选题的题材,此前很多电影票房很好,但是缺少能够影响电影产业发展走向的影片,或者称之为里程碑的影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国产故事影片共618部,院线上映共329部,其中国产电影259部,国产影片票房占总票房的54.51%。另有未上院线影片359部,约占所有电影数目的58%。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的全面进入将改变电影产业未来走向。华策、小米、百度爱奇艺资本融合;阿里巴巴收购文化中国、优酷土豆;腾讯与华谊兄弟联姻,这些联合行动说明,互联网之于电影产业,不再仅仅是营销宣传平台,而是电影产业链的发行、制作、创作、资本以及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造和重建。
王海文告诉记者:“电影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改变了电影的生产方式和运作方式,互联网的介入,让电影的营销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电影的题材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平台和空间,也将汇集更多人的智慧。”王海文坦言:“打造精品也需要有土壤为前提,这是需要很多人全情投入,使电影产业的基础更加扎实,我认为这是未来中国电影产业应该发展的方向。”
留言索取影院加盟资料
您可以根据以下意向问题填写留言内容
1、我想了解电影院加盟和建设费用是多少?
2、我想了解电影院影片片源如何提供?
3、我想了解电影院场地和设计的问题?
4、我想了解电影院如何运营?